“钿头云篦击节碎,血色罗裙翻酒污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《琵琶行》。原句为:“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五陵年少金市东,银鞍白马度春风。……钿头云篦击节碎,血色罗裙翻酒污。”
这句诗描绘的是琵琶女在演奏结束后,因情绪激动而用发饰击打节拍,衣裙被酒水打湿的情景,表现出她技艺高超、情感丰富,也透露出她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。
在古诗词的世界里,有些句子像一幅画,不仅有画面感,还饱含情感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,尤其是那句“钿头云篦击节碎,血色罗裙翻酒污”,虽不常见于现代人日常语境,却让人久久难忘。
这句诗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在弹奏琵琶时的场景。她戴着精美的发饰,随着节奏挥舞,发饰应声而碎;她的红裙被酒水泼洒,颜色更加鲜艳。这种描写不仅是对表演的生动刻画,更是一种情感的外化——她的投入、她的激情,甚至她的悲伤,都在这一幕中悄然流露。
从文学角度来看,“钿头云篦”指的是古代女性头上的精美饰品,象征着高贵与优雅;“击节碎”则表现了她在演奏中的专注与投入,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;“血色罗裙”则是对色彩的强烈渲染,暗示着一种悲壮或哀伤的情绪;“翻酒污”则可能是在宴会上演出时,因情绪激动而弄脏了衣裙,也象征着她命运的起伏。
这首诗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琵琶女的故事,更是通过她的遭遇,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的冷暖。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,将一位曾经风光无限、如今却沦落风尘的女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。
读这样的诗句,仿佛能穿越千年,看到那位在夜色中独自弹琴的女子,听到她指尖流淌出的旋律,感受到她内心的波澜。这也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——它不只是文字,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,一种灵魂的共鸣。
如果你对这首诗感兴趣,不妨多读几遍,试着去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意境。或许你会发现,那些看似遥远的句子,其实离我们并不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