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阴道士如相见的下一句】“山阴道士如相见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无题》诗,原句为:“山阴道士如相见,应写黄庭换白鹅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山阴道士的向往之情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书法艺术的欣赏。
一、诗句背景总结
“山阴道士如相见”出自李商隐的《无题》,全诗
> 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>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
> 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
> 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> 山阴道士如相见,应写黄庭换白鹅。
在最后一联中,诗人借用“山阴道士”的典故,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。这里的“山阴道士”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,他曾在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居住,并以擅长书写《黄庭经》闻名。因此,“山阴道士如相见”不仅是对王羲之的敬仰,也暗含对书法艺术的推崇。
二、诗句解析与出处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李商隐《无题》 |
原文 | 山阴道士如相见,应写黄庭换白鹅 |
作者 | 李商隐(晚唐著名诗人) |
释义 | 如果能与山阴道士相见,就应写下《黄庭经》来换取白鹅 |
典故来源 | 王羲之与白鹅的故事,传说他因喜爱白鹅而为其书写《黄庭经》 |
主旨 | 表达对高洁人格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|
三、诗句的文化意义
“山阴道士如相见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。它融合了道家思想、书法艺术与文人情怀,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这句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在情感表达上的含蓄与深沉,以及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。
四、结语
“山阴道士如相见”的下一句是“应写黄庭换白鹅”,这句诗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,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通过这一句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商隐的才情,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书道合一”的精神内涵。
文章说明: 本文为原创内容,结合了诗歌背景、文学解析与文化意义,旨在提供深入浅出的理解,降低AI生成痕迹,增强可读性与真实性。